聚焦系统谋划,健全资助运行体系。
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,研究制定制度政策,指导推进资助育人工作落地落实。
聚焦资助机制,推进落实精准资助。
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,规范“核、查、谈、比、定”五步认定程序和“学校—学院—班级—学生”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,精准识别资助对象,每月月初对资助对象进行动态认定,定期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,加强资助信息化建设,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信息数据库,切实提升资助精准度,确保应助尽助。
聚焦育人载体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坚持把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积极为受助学生搭建培根铸魂、启智增慧、成长成才平台。打造“成长训练营”育人品牌,面向受助学生开设英语、演讲、书法、舞蹈等课程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聚焦宣传引导,积极营造良好氛围。
建设学生资助“两微一端”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,定期推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、受助升学毕业生等风采,编印学生资助育人文集,宣传优秀学生先进事迹,传播资助育人好声音。
聚焦思想引领,切实提升育人实效。
围绕立德树人任务,将资助育人融入大思政格局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
组织升国旗仪式,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国庆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,厚植学生爱国情怀。
举办“师德涵养月”主题活动,践行教育报国。举办学生综合表彰典礼,宣传表彰获奖等各类优秀学生群体,增强仪式感和荣誉感,营造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。